今天是 蔣公誕辰119週年紀念日,由於這一天如今已非國定假日,想必應該已被大多數人遺忘了。BTW,下個月12日,是 國父誕辰140週年紀念日。看到前面文章中,自己自動將國父與蔣公前面空了一格,不禁想起小學在操場聽訓時,每每聽到台上師長提及「國父」或「先總統蔣公」,在場所有人就必須自動立正以示尊敬;而在寫作時,「國父」與「蔣公」的前面一定也需要空上一格來表示敬意。我想現在的小學生應該已經沒有這樣被要求了吧。
在媒體的強力渲染下,許多人都知道10月31日是 Halloween ,但應該很少人還記得,今天不僅是先總統蔣公的誕辰紀念日,也是「榮民節」。
榮民即「榮譽國民」,是對國軍退除役官兵之尊稱。榮民昔日半生戎馬保國衛民,卸除戎裝後,投入國家建設,盡心盡力,為社會樹立楷模。政府為感念退伍的國軍將士們為了捍衛國家保護同胞的無私奉獻,鼓勵退除役官兵團結奮發,發揚「犧牲奮鬥、報效國家」的精神,便於民國68年訂定每年10月31日為榮民節。
每年到了這一天,我總會不倦地教育身邊的親友們, Halloween 是萬聖節前夕,而非萬聖節。而每到這一天,總會看到媒體們稱呼今天是萬聖節,唉~為什麼大家總是無法將這個錯誤的講法更正過來呢?好吧,今年我決定還是要給它再囉唆一遍!
Halloween 應該是「萬聖節前夕」,而「萬聖節」應該是11月1日,英文叫做Hallowmas。
Hallow 是一個動詞,是「使神聖」的意思,而 een 是一個副詞,和 even 同義,也就是晚上的意思,在古詩裡常可見到 evenfall(黃昏)這個字,而我們常說的 evening,也就是從 even 變化而來的(不過 even在現代英文中已很少被當作夜晚的意思,而多用 eve 取代之)。
因此, Hallow-een 就是「使神聖的夜晚」,而翌日(11月1日)才是萬聖節(Hallowmas 或是稱作 All Saints' Day)﹔在天主教裡,還有一個萬靈節(All Souls' Day)是在十一月二日。也就是因為11月1日是萬聖節,所有聖靈都將降臨世間,所以在前一天晚上,一些懼怕聖靈的惡鬼們才會一湧而出,到處竄逃。也因此才會衍生出在萬聖節前夕,小孩子要裝扮成怪物到處去敲門討糖果的習俗。
所以希望各位可以告訴身邊的親朋好友們,10月31日是西方的萬聖節前夕,而不是萬聖節,就像耶誕夜(Christmas Eve)跟耶誕節、除夕跟初一, Halloween 跟萬聖節是一前一後兩個不同的日子唷!
以上。
加入書籤:

我很喜歡狗,所以從考上高中後便開始養狗,第一隻狗是鐵利亞犬,叫做 Lucky ,不幸的是,年幼的牠因為吃了戶外地面不潔之物,而得了急性腸胃炎,被醫生宣判為不治之症,病逝時只有一歲而已。傷心的我,便和同學要了一隻剛出生沒多久的小狗,想藉移轉情感的寄託來療傷。
我想我對於狗的喜愛,有部分原因是來自於「龍龍與忠狗」這部卡通。「龍龍與忠狗」改編自英國小說家韋達(Ouida)在1872年所發表的「A Dog of Flanders(法蘭德斯之犬)」,而這部小說正是她最廣為人知的作品。韋達是一位熱情直率、才華洋溢的女作家,1839年1月1日生於英國,1908年1月25日因罹患肺炎,病死於義大利。韋達是筆名,她的本名為瑪麗‧露薏絲‧狄拉洛美(Marie Louise de la Ramée),筆名 Ouida 是從本名中的 Louise de la 各擷取部分字母組合而成。在她的創作生涯中,撰寫了四十部以上的小說,雖然她靠寫作賺了很多錢,但她並不善於理財,導致走到生命的終點時已是一貧如洗。
1999年,好萊塢再度將「A Dog of Flanders」搬上大銀幕(1914年、1935年、1960年好萊塢都曾推出過改編自「A Dog of Flanders」小說的同名電影),這部電影由比利時與美國合資拍攝,由凱文布羅迪(Kevin Brodie,老演員Steve Brodie與Lois Andrews之子)擔任該片的編劇與導演,並分別由傑西詹姆斯(Jesse James,曾演出電影「蝴蝶效應 The Butterfly Effect」演出13歲的湯米一角)與傑洛米詹姆斯基斯納(Jeremy James Kissner,曾演出電影「人工智慧 A.I.」的小配角)飾演主角龍龍的幼童與少年時期。不過這部電影並沒有在台灣的戲院上映。
阿忠屬於法蘭德斯畜牧犬(Bouvier Des Flandres),法蘭德斯畜牧犬的外表雖然粗獷,但性情溫和,能與人類和平相處,故除了用來畜牧外,也很適合訓練為伴侶犬。其忠誠度十分高,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,曾擔任傳訊及尋找傷兵的工作。
紅衫軍集會沒了路權,倒扁民眾頓時感到無處去,不過網路上的倒扁活動反而越演越烈,有網友就發起串連全亞洲部落格活動,透過文字、圖案及影片齊聲嗆扁,在虛擬世界裡繼續反貪腐。












